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地方新聞 > 正文 >

"五星"照亮鄉(xiāng)村夢想 "三多"落后村莊蝶變

  • 2024年01月29日 09:44
  • 來源:中新網河南
  • 責任編輯:李新賀


  中新網河南新聞1月29日電 (記者 劉鵬)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qū)的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qū)龍井鄉(xiāng)南雷村,曾經一度是“矛盾多、信訪多、債務多”的“三多”落后村。近年來,該村在爭創(chuàng)五星支部的過程中艱苦創(chuàng)業(yè)、共同奮斗,昔日的落后村發(fā)生蝶變。

  1月28日,在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代表通道”上,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的南雷村黨支部書記張庭蓮,講述了南雷村如何通過五星支部創(chuàng)建來推動鄉(xiāng)村全面振興。

  張庭蓮介紹,南雷村是第一批被評為河南省五星支部的,在爭創(chuàng)五星支部的過程中,主要在于打好了“三張牌”。

  一是打好特色產業(yè)牌!爱a業(yè)興旺是五星支部的‘火車頭’!睆埻ド彫F場帶了張照片給大家看,并介紹照片上是村里群眾通過培訓后學會的技術,用秸稈編織出來的第一件手工作品,而秸稈產業(yè)也是南雷村第一個落地的產業(yè)。

  讓群眾富在產業(yè)上,是張庭蓮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初心。近年來,南雷村積極打造一村一品,建設高標準農田,建立雙綁機制,引導群眾由過去零散單一種植向“投融建運管”一體化推進機制轉變,取得初步成效。短短幾年時間村里的企業(yè)從1家增加到10余家,村集體固定資產從100多萬增長到2000多萬,荒廢的“稻草田”變成了“黃金田”。

  二是打好人才建功牌。人才是創(chuàng)“星”的駕駛員,把人才引得回穩(wěn)得住留得久是關鍵。張庭蓮介紹,此間村集體成立勞務合作社培育田秀才,土專家,為創(chuàng)業(yè)提供用工用地政策咨詢等服務,同時對項目和人才進行分類管理跟進!霸谕忾_辦公司的本村人雷利章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帶動下,先后有10余名人士陸續(xù)回村創(chuàng)業(yè),為村莊建設增添了活力!

  三是打好組織引領牌!按蹇创鍛艨磻艚o錢給物不如爭創(chuàng)好支部!睆埻ド徴f,為激活創(chuàng)星內生動力,組織發(fā)動全村黨員進行網格化積分制管理,落實黨員聯戶引導黨員參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做給群眾看,鼓勵群眾干,幫助群眾賺,支部建強了,干事的勁頭更足了。如今在大別山革命老區(qū),村村在創(chuàng)“星”,人人在“追”星,讓“五星”照亮鄉(xiāng)村夢想,實現美好生活。

  “摘得五星支部只是一個新起點。新征程上,南雷人將繼續(xù)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在村莊的小舞臺上唱響鄉(xiāng)村振興的大旋律!睆埻ド徴f。(完)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