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地方新聞 > 正文 >

讓歷史"活"起來!周口新添三片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

  • 2024年08月13日 10:25
  • 來源:河南日報
  • 責任編輯:李新賀

  □本報記者 方化祎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玉坤

  歷史會說話嗎?會的。

  現存的歷史文化街區(qū),會“告訴”你某一時期的建筑風格、人文風貌、社會狀況,透過這些歷史文化街區(qū),我們才知道“今天”是怎樣來的,“過去”又是什么樣的。

  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入選名單,共計6片。其中,3片在周口市,分別是:周口市周家口南寨、周口市老淮中(淮陽中學)、周口市黃泛區(qū)農場場部。

  8月9日,記者探訪了位于周口市的歷史文化街區(qū),穿越時空與歷史對話,追尋隱藏在繁華城市里的歷史古建筑。在川匯區(qū)荷花路北段,三三兩兩的老人習慣性地坐在門前,搖著傳統(tǒng)蒲扇納涼。而他們身后的房屋,木窗、飛檐、青磚,呈現的是民國乃至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

  這里,便是剛剛被遴選為河南省第三批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周口市周家口南寨”。眾所周知,周口原名“周家口”,歷史上曾因漕運而著稱,周口也是一座由渡口、碼頭而衍生的城市,現在的周家口南寨,便是周口城區(qū)的最早雛形。

  羅氏老宅、李家當鋪、張國華商鋪……這里現存的歷史建筑就有18處,另外還有省級文物1處、市級文物4處,一般文物7處,歷史街巷11條。

  當踩著紅石板,穿梭在狹長的古老胡同里,真的就像在穿越歷史時空,這里的一磚一瓦、一木一草,甚至雨后細微的苔蘚,都透著厚重和滄桑。這里的老人們說,每一處老房子,每一條胡同,都是有故事的。

  而周口市黃泛區(qū)農場場部歷史文化街區(qū),則是依托黃泛區(qū)農場場史館打造的。這里現在保存有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場部建筑,以及大量實物展品,如墾荒隊員的筆記本、獎狀、書籍及不同時期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也有許多音像資料。此外,這里還有拖拉機、吉普車、小轎車等不同時期的農業(yè)機械和交通工具。

  位于周口市淮陽區(qū)老紗廠的淮陽中學舊址,是周口市老淮中(淮陽中學)歷史文化舊址。始建于1903年的淮陽中學,曾于1953年—1969年,在淮陽紗廠所在地辦學,這里現存具有歷史時代風格的教室建筑大約60間。

  “這里很有年代感,淮陽中學曾在這里辦學17年之久,留存了一代人的記憶,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后河南教育的發(fā)展!被搓栔袑W教師李濤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我省各地已經被遴選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的市、區(qū)、縣,基本上都制定出臺了相關保護舉措。其中,記者在周口市采訪時看到,相關施工單位正對街區(qū)內的老舊建筑和廠房進行專業(yè)的保護修繕。

  此外,周口市還提出,要有序推進老街道、歷史建筑、風土建筑、近現代優(yōu)秀建筑的保護修繕和活化利用,有效串聯特色風貌簇群與核心文化設施,真正使歷史文化街區(qū)亮起來、文化遺產活起來、群眾獲得感強起來。

  “留住歷史,就是留住文化。將來我們這一代人不在了,誰把歷史的故事講給后人聽呢?”坐在門前的老樹下,周口市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指著眼前的古建筑群說,“就靠它們了!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