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河南七旬編席匠:五十余載癡心傳承編席技藝

  • 2023年03月15日 17:0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段中堂用石磙碾葦子篾。 李培新 攝
段中堂用石磙碾葦子篾!±钆嘈 攝

  中新網鄭州3月15日電 (劉鵬 李培新 李軍輝)編席,通俗地說就是用蘆葦秸稈或者是高粱編織席子,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河南省郟縣安良鎮(zhèn)肖河村,有一位編席匠秉持初心,用靈巧的雙手傳承著這門老手藝。

 段中堂挑選葦桿!±钴娸x 攝
段中堂挑選葦桿!±钴娸x 攝

  近日,在郟縣安良鎮(zhèn)肖河村村民段中堂家中,73歲的他一邊介紹父親留下的葦席,一邊展示如何編席。只見一條條富有彈性的葦篾,在他的手中來回穿梭,上下翻飛,看得人眼花繚亂。

  段中堂說,從小就跟隨父親學習編席手藝,已經有了50多年的編織生涯,他編織的席子紋理清晰,四角端正、結實耐用。

 段中堂手工編制葦席!±钆嘈 攝
段中堂手工編制葦席!±钆嘈 攝

  編席看似簡單,但操作起來所經過的工序卻不少。據段中堂介紹,一張葦席要經過選葦、破葦稈、浸水、石磙碾葦子篾、編織、封邊等多個步驟,編織過程繁復漫長。

  如今,隨著葦席逐漸淡出了百姓生活,加上老手藝人相繼離去,從事編席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少,席匠手藝瀕臨失傳。

 段中堂和他編制的席子!±钴娸x 攝
段中堂和他編制的席子!±钴娸x 攝

  “編了一輩子席了,我對這個席有著很深的感情,現(xiàn)在這些東西陸續(xù)淘汰了,我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我時常利用既輕便又結實的紅白膠帶,在席子上編成各式各樣的花草樹木、雙喜字、福字等圖案,我想把它傳承下去!倍沃刑萌缡歉醒。

  一草一席,編織的是手藝,記錄的是民俗,傳承的更是文化,也彰顯著手工藝匠人的癡情堅守。(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