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一家三代的接續(xù)傳承:讓豫臺教育交流之路更多彩

  • 2023年06月21日 10:48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港澳臺專線】一家三代的接續(xù)傳承:讓豫臺教育交流之路更多彩

  中新社鄭州6月20日電 題:一家三代的接續(xù)傳承:讓豫臺教育交流之路更多彩

  作者 闞力 李超慶

  夏日,漫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簡稱鄭州升達),傳統(tǒng)文化氛圍濃郁。對于校園內的楹聯(lián)、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圖等,這所高校的執(zhí)行董事王新奇如數家珍。

圖為王新奇介紹鄭州升達辦學歷史。 中新社記者 闞力 攝
圖為王新奇介紹鄭州升達辦學歷史。 中新社記者 闞力 攝

  鄭州升達由豫籍臺灣教育家王廣亞創(chuàng)辦,王新奇是其外孫,也是家族教育事業(yè)的第三代傳承人。王新奇的母親王淑芳,現任鄭州升達董事長,也曾參與學校的創(chuàng)辦。

  走進鄭州升達校史館,王新奇駐足在一張老式書桌前對中新社記者說道,從初期在臺灣辦教育到在兩岸創(chuàng)辦十余所學校,外公一直都在不足五平方米的辦公室工作,“60多年前,外公淘的這張二手書桌,白天作為辦公桌,晚上就成了床鋪”。

  書桌背后,擺放著鄭州升達、鄭州商學院、內蒙古經貿外語學院、臺北育達高職學校等十余所學校的校旗。王新奇說,外公畢生致力于兩岸教育事業(yè),斥資創(chuàng)辦這些學校毫不吝嗇,卻不舍得丟棄一張舊書桌。

  王廣亞逝世后,王淑芳母子接過開放辦學的“接力棒”,將促進兩岸教育和文化交流作為目標之一。

  為積攢開放辦學、國際合作、教育交流的資源和經驗,王淑芳的考察足跡遍布港臺地區(qū)以及日韓等國。王新奇更是積極踐行外公和母親的辦學理念,僅今年5月份就訪問了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地多所高校,考察合作項目。

  多年來,王新奇組織學校師生承辦、參與了“孔子行腳”、“臺灣大學生中原文化行”、“海峽兩岸會計學術研討會”等活動,走出了一條獨特的豫臺教育交流之路。

  在王新奇看來,通過上述活動可以接觸和了解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豐富自身教學實踐經驗。

  他認為,兩岸教育領域的交流形式要更加多樣化、多元化,在志愿服務和文化交流之外,可多組織比賽、參觀、研學等活動,以鼓勵兩岸及港澳地區(qū)青年共同參與。

  歷經三代人接續(xù)傳承,鄭州升達也實現了守正創(chuàng)新,近年來已派出近400名學生、60余名教師赴海外高校研修交流,與臺灣地區(qū)六所高校及美英俄等國逾四十所高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如今,這份傳承仍在繼續(xù)。(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