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社會與法 > 正文 >

河南通報5起鄉(xiāng)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

  • 2023年08月04日 09:56
  • 來源:中新網河南
  • 責任編輯:李新賀

  中新網河南新聞8月4日電 據河南省紀委監(jiān)委消息,近日,河南省紀委監(jiān)委公開通報5起鄉(xiāng)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

  1.新鄭市薛店鎮(zhèn)菜園馬村原黨支部書記孫貴洲挪用集體資金問題。2007年以來,某農牧集團租賃菜園馬村土地,并按照合同每年支付土地租金。2018年以來該集團因財務危機未再正常支付租金。2020年12月,時任菜園馬村支部委員孫貴洲,擅自找到該農牧集團董事長協(xié)商,該農牧集團承諾給予村集體40萬元補償。2021年1月14日,該農牧集團將40萬元轉至孫貴洲提供的個人銀行賬戶,孫貴洲未告知鄉(xiāng)鎮(zhèn)領導和村“兩委”干部,亦未將該款轉入村“三資”賬戶。2021年1月17日至2021年4月19日期間,孫貴洲將40萬元用于歸還個人欠款、個人及家庭日常消費和證券投資。2023年6月,孫貴洲將挪用資金全額上繳。孫貴洲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23年6月,孫貴洲受到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2.濮陽縣王稱堌鎮(zhèn)馬張莊村原黨支部書記付素蘋、原村委會主任馬建國侵占集體“三資”問題。1998年9月,馬張莊村將該村位于省界處60畝村集體土地租賃給個人,該塊土地未領取種糧補貼。2015年9月,根據上級文件精神,該60畝土地可以領取農業(yè)三項補貼(原種糧補貼等)。時任村黨支部書記付素蘋、村委會主任馬建國,利用職務之便將該60畝土地登記到二人名下,每人30畝。2015年至2020年,付素蘋、馬建國每人領取農業(yè)支持保護補貼17505.3元,均用于個人家庭開支。2023年2月,付素蘋、馬建國二人將違紀款退至村委會賬戶。2023年4月,付素蘋、馬建國分別受到撤銷黨內職務處分。

  3.方城縣水利局農村水利水電股股長張勇、方城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總站站長鄭東遠在飲水安全工程運行監(jiān)管中失職失責問題。方城縣清河鎮(zhèn)余莊村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該縣2018年度水利扶貧項目之一。因施工單位擅自接收不合格管材,致使該飲水安全工程在試運行過程中多次出現(xiàn)管道漏水現(xiàn)象。經整改,該工程正常供水一段時間后又多次出現(xiàn)管道漏水現(xiàn)象。2020年5月,縣水利局對余莊村主管道再次進行維修改造,8月份驗收通過,但因一部分舊管材未更換加之地勢落差較大,仍存在水管漏水、集中供水點不能正常供水的問題。張勇作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jiān)管負責人,對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監(jiān)管不力,未采取有效措施督促施工單位按照要求整改;鄭東遠未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農村安全飲水工程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予以處置,也未督促有關單位加以解決,致使農村飲水安全問題長時間得不到有效解決。2023年4月,張勇受到政務警告處分,鄭東遠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4.息縣夏莊鎮(zhèn)熊大寨村原黨支部副書記熊剛違規(guī)套取地力補貼問題。2008年7月至2020年10月,熊剛任夏莊鎮(zhèn)熊大寨村村干部期間,利用職務之便,以4名村民的名義虛報糧食種植面積套取地力補貼款共計97519.44元,用于個人及家庭開支。2014年9月至2021年1月,熊剛利用持有6名村民糧食補貼本的便利,冒領地力補貼共計48000元,用于個人及家庭開支。2023年2月,熊剛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5.洛陽市偃師區(qū)山化鎮(zhèn)寺溝村原黨支部副書記郭萬生違規(guī)享受中央、省補助資金問題。2021年7月20日,寺溝村遭受山洪災害。2022年1月,山化鎮(zhèn)依照上級文件精神決定對因災倒損重建戶,按照家庭人口數(以戶口本為準)進行補貼。郭萬生在本人與妻子、兒子共同居住的新宅不符合申報補貼條件的情況下,以老宅的房屋倒損、沒有安全住房為由申請購買政府統(tǒng)建安置房,并上報人口數3人(其母親、妻子、兒子),享受上級補助資金6.4萬元。在該案初核前,2023年2月,郭萬生主動將違規(guī)享受資金6.4萬元退回鎮(zhèn)財政賬戶。2023年6月,郭萬生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完)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