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視頻新聞 > 正文 >

漢魏洛陽城遺址宮城區(qū)首次發(fā)現大型水利設施

  • 2022年06月12日 17:46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責任編輯:李新賀


  【解說】6月11日,記者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獲悉,考古人員在對千秋門門址進行考古解剖發(fā)掘中,發(fā)現了魏晉時期磚砌、石砌水道遺跡,這是漢魏洛陽城發(fā)掘六十多年以來,第一次發(fā)現如此規(guī)模巨大,做工精美的水利設施遺址,初步判斷為皇家園林引水設施。

  【解說】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副隊長郭曉濤介紹,此次正在發(fā)掘的遺跡屬于漢魏時期向宮城內引水和向宮城內排水的城市水利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發(fā)現的不晚于漢代的大型磚砌拱券式水道,由內外兩重砌磚構成,內寬1.2米,不僅結構完整、規(guī)模巨大,而且也是漢魏洛陽城早期建筑遺跡的重要發(fā)現。

  【同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副隊長 郭曉濤

  結合它(所設)的位置和它的流向,我們發(fā)現它和酈道元《水經注》里面記載的陽渠通過千秋門南,向城內引水進入西游園的文獻非常的契合。同時,我們根據考古的層位關系,我們基本上判斷這些水渠是魏晉時期的水渠。這樣一來我們基本上就會發(fā)現這三道水渠大體上,應該和從陽渠外引水進入宮城通向宮城北側的池苑區(qū)有關系,它應該是(和)漢魏洛陽城從城外向城內引到皇家園林水利設施有關系。

  【解說】 考古人員發(fā)掘出的三條水道均為石砌,做工精細,雖然三條水道底部高程、規(guī)模、砌筑形式略有差別,但三條水道均為從西南向東北并排走向,且時代相同,顯然是經過統(tǒng)一、規(guī)劃建造的。

  【解說】據了解, 皇家園林景觀是中國古代都城考古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此次發(fā)掘進一步豐富了漢魏洛陽城宮城考古的內涵,為未來探索漢魏洛陽城皇家園林的形制布局研究打下基礎。此外,也為研究漢魏洛陽城城市規(guī)劃中對水資源的利用和水環(huán)境的構建提供了重要線索。

  李超慶 張健 河南洛陽報道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