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首頁 安徽 北京 重慶 福建 甘肅 貴州 廣東 廣西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黑龍江 江蘇 江西 吉林 遼寧 內蒙古 寧夏 青海 山東 山西 陜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新疆 兵團 云南 浙江

中國新聞網河南新聞

搜 索
投稿郵箱:zxwhnxw@163.com
新聞熱線:0371-65700861

首頁 > 頭條 > 正文 >

健康科普|檢查無異常,胃卻總難受,這是為什么?

  • 2024年11月25日 16:36
  • 來源:中新網河南
  • 責任編輯:李新賀

  有一類人群經常會覺得“胃里不舒服”,容易噯氣、呃逆,吃飯沒食欲,稍微多吃一點就撐得慌,但是去醫(yī)院做檢查,卻也查不出來“病”,這是怎么回事呢?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這些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癥狀可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病程一般規(guī)定為超過1個月或在12月中累計超過12周。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常見的證候群,占消化疾病患者的20%~40%。

  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于中醫(yī)學“痞滿”“胃脘痛”“嘈雜”等范疇。其病因為外邪內陷、飲食停滯、痰濕內阻、七情失和、脾胃虛弱,病機關鍵為中焦氣機不利,升降失職。

  中醫(yī)結合人的整體情況,對本病進了辨證分型,其中,因為“吃”而導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據了人群的大多數,這就是“食滯傷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滯傷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主要表現為胃脘痞滿,食后尤甚,噯氣頻出,不思飲食,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氣后則感覺舒暢,大便不爽,舌苔厚膩。

  這類人群的治療應當以消食導滯為主,比較適合的藥膳有以下幾款:

  1.曲米粥

  材料:粳米60克,神曲10~15克。

  制作:先將神曲搗碎,煎取藥汁后去渣,入粳米煮為稀粥。早晚分食。

  此藥膳消食導滯、促進食欲。方中神曲消食健胃,尤其善于消食積及陳腐之積,與粳米煮粥,粥稠味香,開胃作用頗佳。

  2.雞內金粥

  材料:雞內金10克,粳米10克。

  制作:先將雞內金用小火炒至黃褐色,研成細末備用,再將粳米淘凈入鍋,加水適量,用大火煮沸,改小火煮成稠粥,粥將成時,兌入雞內金粉,再煮10分鐘即成。早晚分食。

  此藥膳具有消食除滯、健脾開胃的功效,主治食滯胃脘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3.雞橘粉粥

  材料:粳米30克,雞內金6克,干橘皮3克,砂仁1.5克,白糖少許。

  制作:粳米淘洗干凈。雞內金、橘皮、砂仁一起研成細末,待用。粳米放入鍋中,加雞內金、橘皮、砂仁、白糖、清水適量,攪勻。用大火燒沸后,轉用小火煮至米爛成粥即成。早餐頓服。

  此藥膳具有健脾理氣、消食導滯的功效。方中雞內金消食導滯;橘皮理氣和胃止嘔;砂仁芳香化濕,開胃止嘔。與健脾養(yǎng)胃的粳米煮成藥粥,對食積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效。

  4.山楂枳殼粥

  材料:粳米100克,山楂20克,枳殼、白糖各10克。

  制作:將枳殼用水洗凈,曬干或烘干,研為細粉備用;山楂洗凈后去核,切片,與淘洗的粳米一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后加藥粉,改用中火煨30分鐘,煮成稀粥,加白糖和勻即成。吃粥,嚼食山楂,隨意服用。

  此藥膳消積化滯、開胃健脾。方中山楂消食化積、散瘀行滯,富含枸櫞酸、蘋果酸、維生素C、糖和蛋白質,能增加胃液消化酶,幫助消化。枳殼行氣消脹。

  5.姜汁砂仁粥

  材料:粳米100克,砂仁5克,生姜汁適量。

  制作:先用粳米煮粥,后加入砂仁末,調勻稍煮,粥成后,每小碗加生姜汁10毫升,早晚分服。

  此藥膳具有消食理氣、和胃止吐的功效。方中砂仁化濕行氣,消食導滯;姜汁和胃止吐。二者配伍,與粳米煮粥,適用于食滯傷胃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注意,若舌苔發(fā)黃則不宜食用本方。

  文中部分知識參考自《消化病中醫(yī)經驗集成》,李杰、尹日新主編,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務保障中心供稿 作者 書小言)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法律聲明  |  招聘信息  |  留言反饋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網上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6168)] [京ICP證040655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042] [京ICP備05004340號-1] 總機:86-10-87826688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5699788000